阅读历史 |

第2517章 为利益妥协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下定决心,等大会结束后,贾元找到主办方询问那件玉壶春瓶作者的资料。 别人问,主办方不说,可贾元的咖位实在太大了,主办方看不敢得罪贾元,只好将作者汤华引荐给了贾元。 见面之后,贾元只是关切的问候和对汤华的表扬,主办方并没有怀疑。 回到天都城后,贾元开始运作了。 考虑到自己特殊的身份,贾元肯定不能亲自操作,所以,他迫切的需要一个代言他的盟友。 思前想后,贾元找到了热河文保一把领导冯坤。 冯坤是他赣州老乡,而冯坤能做到今天的位置,也是贾元一手提拔起来的,两人私交甚好,冯坤对贾元也是感恩戴德。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,贾元知道,冯坤这人比较贪,贪心的人,最适合了。 贾元找到冯坤,不出所望,一听说有这好买卖,冯坤眼珠子都蓝了,两人一拍即合,剩下的就让冯坤去运作。 贾元只让冯坤去收三件瓷器回来,可他太小瞧冯坤的贪婪本心了。 冯坤来到景德镇好,按照制定好的计划,先去汤家侦察一下。 可当他看到汤华那些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,冯坤的贪念彻底激发出来了。 他收买了当地一股势力,威逼利诱,从汤华手中白菜价买走了五十三件瓷器。 不但如此,还诱导汤华签订了一份协议,保密是其一,另外还要他每年至少提供五件同质量的作品。 汤华就是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,被那帮气势汹汹的社会人吓傻了,只要忍气吞声。 拿到瓷器的冯坤回到天都城跟贾元邀功,却把贾元吓得不轻,把冯坤臭骂了一通,结果却没想到,冯坤率先翻脸了,用这件事威胁贾元,贾元无奈只好就范。 于是乎,冯坤便找到好友杜仲,打着贾元的旗号组织了这个极为特殊的地下拍卖会。 之所以选择在天都城举行,是因为这边情况比较熟悉,发生事情也方便控制,还有一个原因,天都有钱的大佬多啊! 这么高质量的物件儿,在别处不一定好卖,但在天都完全不是问题,所以,他们仗着胆子选择在天都城试水。 俗话说,没有不透风的墙。 拍卖会虽然隐蔽,但想要完全保密根本不可能,特别是文保部门,长期关注着各地的地下拍卖会,在眼皮底下出了这么个另类,怎么可能瞒得住? 地下拍卖会就只进行了一场,消息便传到文保二把手章北光耳朵中。 章北光心思细腻,马上就觉察出这家拍卖会不寻常,没有点背景,他们绝对不敢,所以,章北光没有马上行动,而是暗中展开了调查。 结果,章北光很轻易的就查到了贾元那里,这让章北光大吃一惊。 把事情捅出去? 不妥。 贾元位高权重,又是孔繁龙的徒弟,想要一次性搞垮贾元几乎不可能。 可整不死贾元,反过来贾元想要收拾他,却是轻而易举,所以,举报贾元绝对不明智。 另外,章北光也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,心生嫉妒。 这是民间仿制品,而且质量相当高,绝对可以鱼目混珠。 倒卖这样的东西跟倒卖文物不一样,即便案发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。 而且,这东西一般人看不出来,也就不容易犯事儿,如果自己加入进去,有自己和贾元罩着,更没有犯事儿的可能了。 他们是主管这方面的最高领导,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儿能出什么事儿? 就算下边人知道了,他们也不敢检举揭发。 面对高额的利益,章北光也入魔了。 思前想后,私自找到贾元摊牌了,表示自己要加入进来。 软肋被人家拿住,贾元当然不敢决绝,另外,他也希望章北光加入,有他们俩个共同撑起保护伞,那就更加万无一失了。 至于赵博就纯属巧合了。 赵博这个名誉教授不用坐班,平时赋闲在家无聊的很,所以赵博经常去潘家园和琉璃厂闲逛。 有机会就捡个漏,没机会就找行内的朋友喝茶下棋聊天。 这天赵博在琉璃厂白记古董店,跟坐柜马万山喝茶聊天,白记老客户介绍一位老板,来找马万山帮忙去拍卖会掌眼,开价三十万。 马万山虽然想这个钱,可是在走不开,征求赵博意见后,把赵博推荐给了对方。 一听说这位是孔繁龙的二徒弟,还是考古系的教授,那老板大喜过望,愿意出五十万请赵博帮忙掌眼。 而且,五十万还是一件的费用,多拿下一件,会再支付赵博五十万。 五十万对赵博的诱惑力可相当不小,另外,他闲的蛋疼,掌眼又是他的爱好,所以赵博想了想就答应下来。 结果,巧合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。 这位老板正是贾元拍卖会五十位会员其中之一。 到了拍卖的日子,赵博伪装了一下跟着那老板去了会场。 为什么要伪装? 因为认识赵博的人实在太多了。 以他的逼格参加小型的拍卖会逼格也不符,避免被认出来让大家笑话,所以伪装还是很有必要的。 到了会场,了解到是地下拍卖会,赵博就不乐意了。 自己的小师弟是文保一把领导,自己参加地下拍卖会算怎么回事儿啊? 当时赵博就要翻脸,可考虑到自己的面子,还是决定拍卖会结束再说,如果发现有黑货,那就正好跟小师弟举报,为民除害的同时,还能让小师弟立功,这又何乐而不为呢? 结果,当物件展出的时候,赵博再一次惊呆了。 虽然不让上手,但以他的眼力,有大屏幕特写镜头就足够了。 这么完美的仿品,让他大吃一惊,马上意识到这家拍卖会不寻常了。 担心打草惊蛇,赵博没有声张,稀里糊涂的熬到拍卖会结束,赵博马上找到了贾元,把自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